躬耕基层助力乡村建设 真帮实干叩进百姓心门 ——承德银行驻金鸡沟村工作组“三笔”描绘美丽乡村梦[2014年10月17日] |
|
题记:今年2月以来,承德银行驻金鸡沟村帮扶工作组根据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求部署,以改善农村生活品质、提升农民素质为帮扶工作切入点,倾心打造产业扶持、设施建设、文化培育三大帮扶工程,真正围绕当地村民所需、所想、所盼,深入推进各项帮扶措施,共协调帮扶资金107万元,其中:出资18万元、筹资89万元,全部用于捐资助困和民生工程建设工作,切实改善了该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民生活品质,真正将帮扶资金花在了刀刃儿上,将实事办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以渔之道治长贫,产业扶持是关键 笔者跟着驻村工作组到达金鸡沟村的时候,天正下着蒙蒙细雨,刚进村口,一行人就碰上了提着农具从自家地头回来的村民李大婶,见 工作组成员小陈衣着单薄,她脱下外套非要小陈穿上,“天冷了,穿这么点儿上山,别冻感冒了,你们给咱村做了这么多好事,一件外套算个啥!”朴实而真诚的话语,道出了李大婶乃至整个金鸡沟村老百姓的心声,也让我们看到村民们对工作组深深的谢意和感激。 金鸡沟村现有贫困户60户共110口人,村民人均年收入远低于国家贫困线标准,“缺资金、没门路、少技术”成为制约该村发展致富的最大难题。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当地天然优势和该村生产实际,工作组确定了以林果、药材种植为中心的产业扶贫思路,制定了包括引入树苗、技术培训、销路对接、前景分析等详细的发展规划,出资采购优质板栗树苗3000株,分发村民各自培植,并通过与颈复康药业集团反复沟通,成功将金鸡沟村定为该公司药材基地,引入山桃苗6850株、苍术苗12010公斤,总价值17.5万元,为提高幼苗成活率,工作组还请来技术专家为村民培训药材栽植、施肥浇灌、病虫害防治等实用管理技术,截至目前,共栽种林果、药材树苗百余亩,幼苗成活率近90%,长势喜人,前景可观。 生活品质靠环境,设施建设是根本 “以前俺们瞧个病得跑几十里地,平时感冒发烧连买个药的地方都没有,现在真是方便多了……”郑大爷看着新建的卫生室,笑呵呵地对笔者说。 金鸡沟村长年贫困,设施匮乏,村民生活水平严重落后,如何改善条件,全面提升村民生活品质,成为摆在工作组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实地考察,走家串户了解百姓生活需求,工作组从路桥建设、环境治理、卫生娱乐条件改善等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筹资45万元共硬化村路1200米、建造垃圾清理池4座、标准化卫生室60平米、便民桥一座、村民健身活动广场两处共400多平米,筹资45万元修筑护村护地坝1000米,安装太阳能路灯6盏,极大满足了村民运输、出行、看病、健身、娱乐等生活需求,此外,根据村庄环境治理需要,工作组还引入了垂柳、五角枫、栾树等优质绿化树苗8类共11176棵,小村庄建设得越来越美丽,村民生活也越来越便捷、舒适、健康。 扶贫之源为扶智,文化培育是核心 “扶贫工作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其实最大、最难、最需要扶助的是精神上的贫困和观念上的落后,我们的思路就是从抓娃娃们的教育入手,同时在全村渲染浓厚的文化氛围。”承德银行驻村工作组始终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让贫困山村的学子们学成归来反哺家乡建设是工作组为金鸡沟村设想的最理想、最具持续性的脱贫之路。 基于以上扶贫思路,工作组先后出资6万元用于金鸡沟村小学建设,为学生们修建了第一个操场,共300余平米;购买了书籍、文体用品、空调、电饭锅、饮水机、微波炉等共计3万余元的学习、生活设施,为每个学生配齐了保温饭盒和保温水杯,实现了孩子们吃上热乎、健康午饭的愿望;出资6400元为该校教师添置了现代化办公桌、书橱、教学用具等,极大改善了教学条件,为提升该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积极性,保持提升师资水平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此外,为营造文化氛围,创造良好的公众学习环境,修建了24平米的文化书屋,摆满了知识多样、文化色彩浓厚、实用性强的各类书籍,在活动广场边修建了文化墙,通过标语、图画的方式,渲染了积极、正面的文化导向。 承德银行驻村工作组办的实事、好事还有很多,为困难户、孤寡老人送去8000余元的物资,为护林员购置13套棉大衣和手套……在扶贫工作上,工作组都想得周到,做得细致,真正扑下身子访民情,卷起袖子干实事,下一步,根据帮扶计划,还将为村里建山桃苗圃10亩、黄柏苗圃20—30亩、改造15户危房等等。帮扶无界,公益无边,承德银行驻村工作组躬耕基层,真帮实干,为帮扶村经济发展和百姓民生福祉做出了积极贡献,帮助村民们向实现美丽、幸福乡村梦更近了一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