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便捷!承德银行支付服务更优质 支付便利性再提升[2024年06月03日] |
|
“一直以来,承德银行深入践行支付为民服务理念,全力做好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及现金支付环境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切实树立良好的养老服务与涉外服务形象。”在承德市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推进会上,该行汪泳行长介绍道。自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意见》以来,承德银行积极行动起来,用一系列实际举措不断提升支付服务水平,更好的服务社会民生,优化营商环境。 践行“支付为民”理念 不断升级和优化支付服务能力 近年来,为向更多的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便利,承德银行持续延伸金融服务触角,网点达到103家,智能柜台和ATM机近400余台,建立和储备乡村振兴服务站点155家,其中,全部ATM支持银联境外发行且具备人民币业务银行卡的现金支取功能。同时,积极推广聚合支付业务,该业务自2020年底上线以来,经过5次迭代升级,累计拓展商户6000余户,收单金额超60亿元,可满足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和银联二维码支付等多种个性化支付需求。在提升账户服务水平方面,上线简易账户服务模式,简化客户辅助身份证明材料,加强相关设备改造及流程优化频次,有效提升了账户开立和客户身份核验的便捷性。 做好“养老金融”特色文章 提升适老化服务水平 绿色优先通道、专属客服坐席、适老版手机APP……近年来,承德银行加速适老化改造,线上线下齐发力、软硬件同步优化,全心全意帮助老年客群跨越“数字鸿沟”。如在全部网点入口处均使用防滑地砖或进行防滑处理,完成无障碍通道改造,方便老年客群出行;如推出老年专享版本手机银行、自助设备、智能柜台,开通“尊长客户”客服热线专用通道;持续优化近120余项业务流程,实现个人业务免填单并调整凭证字体及字号,方便老年客户办理业务;如利用日常宣传教育、厅堂活动、社区活动、走进“百姓热线”等方式,积极为老年客户普及金融知识,提升老年人金融知识水平,切实保护老年客户的受教育权。在提升老年客户服务体验方面,也为客户免费提供上门服务,解决老年客户行动不便难题,年均提供上门服务超千次;此外,全行共计42家网点配置社保系统专网及设备,为老年客户提供更方便的社保卡账户激活、密码重置、更换卡等业务。据统计,该行在与老年人息息相关的康养、医疗、中药、食品等领域的贷款余额超20亿元,上述领域的信贷支持为发展全市养老康养产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助力“支付环境”建设 切实满足客户现金使用需求 为进一步保障现金供应,该行全部网点均为客户提供现金业务,在营业大厅显著位置公示小面额兑换预约电话,保证网点各种面额现金储备充足。仅今年一季度,承德银行为客户提供20元及以下小面额现金兑换超2200万元,为客户兑换残损币超550万元;积极开展“零钱包”兑换活动。为方便客户兑换零钱,共制做“零钱包”1.2万个,已经为景区、大中型商圈、个体商户等群体发放一半以上。同时,建立零钱备付工作机制,持续关注重点“用现”客户以及重点民生领域主体的现金服务优化工作,如为承德公交集团提供常态化兑换服务,今年1-3月为集团兑换小面额残损币6次,收缴残损币31万元,有效解决了集团库存占用难题;如与避暑山庄景区对接,开展“优化现金服务,便民畅通支付”专题宣传活动,面向游客及市民主动提供咨询、讲解并发放宣传折页,进一步提高了社会公众参与度与知晓度。 “我们高度重视‘整治拒收’现金工作,特成立‘整治拒收’专项活动指挥小组,按计划开展专项排查,截至5月末,累计摸排各类经营主体2500余户,未发现拒收现金行为。同时,为商户提供“欢迎使用现金”标识牌2000余份。以公众号、短视频等形式开展线上宣传近500次,开展线下主题活动共计13次,通过网点现场宣传、与8家社区联动宣传等方式,不断拓宽宣传辐射面”。承德银行结算管理部负责人补充说道。 |
|
|